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对高建筑物雷电的探测

基于2016—2017 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获取的资料对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简称定位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根据2014—2018 年定位系统历史资料对广州高建筑物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定位系统对闪电的探测效率为93%(214/229),对回击的探测效率为93%(449/481),对下行闪电首次回击、继后回击及上行闪电回击的定位误差的平均值(中值)分别为361 m(188 m)、252 m(167 m)和294 m(173 m);当接地点高度低于200 m(不低于200 m)时,定位系统对下行负极性闪电首次和继后回击的云闪/地闪识别正确率分别为 99%(80%)和93%...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应用气象学报 Vol. 31; no. 2; pp. 165 - 174
Main Authors 陈绿文, 吕伟涛, 张义军, 马颖, 齐奇, 武斌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01.03.2020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 51008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7313
DOI10.11898/1001-7313.2020020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基于2016—2017 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站获取的资料对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简称定位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根据2014—2018 年定位系统历史资料对广州高建筑物区域的雷电活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定位系统对闪电的探测效率为93%(214/229),对回击的探测效率为93%(449/481),对下行闪电首次回击、继后回击及上行闪电回击的定位误差的平均值(中值)分别为361 m(188 m)、252 m(167 m)和294 m(173 m);当接地点高度低于200 m(不低于200 m)时,定位系统对下行负极性闪电首次和继后回击的云闪/地闪识别正确率分别为 99%(80%)和93%(35%),有83%的上行负地闪回击被定位系统误判为云闪,广州高建筑物区域内绝大部分负云闪定位记录实际是高建筑物地闪;对定位系统得到的孤立高建筑物闪电密度中心进行分析后发现,广州塔(600 m)闪电密度中心200 m半径范围内年均回击次数约为中信广场(390 m)和广发证券大厦(308 m)的5 倍,推测广州塔闪电的主要类型为上行闪电,而中信广场和广发证券大厦则为下行闪电.
ISSN:1001-7313
DOI:10.11898/1001-7313.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