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
X50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究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为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因子法测算2015-2022年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量,系统分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时空分异特征,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进一步运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模型解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降低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15年的645.89万t降至2022年的620.74万t,库...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3; no. 1; pp. 14 - 24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生态修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1331%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重庆 400020
10.01.2025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2357/cjea.20240442 |
Cover
Summary: | X50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究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为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因子法测算2015-2022年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量,系统分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时空分异特征,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进一步运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模型解析库区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降低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15年的645.89万t降至2022年的620.74万t,库区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为农田土壤碳排放和畜禽养殖碳排放.库区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县间碳排放强度差距逐渐缩小.2015-2022年,库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碳排放量整体上呈脱钩关系.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农业产值增长,农业碳排放量增加.脱钩关系以2019年为节点表现为由强脱钩向弱脱钩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人口规模、农业产业结构对库区农业碳排放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农业经济规模对农业碳排放量的增长则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减少禽畜养殖业碳排放量、控制农田土壤利用碳排放量和发挥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抑制作用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库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2357/cjea.20240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