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移型危岩体的力学判识方法
TU45; 边坡岩体在地震、长期降雨或施工扰动等影响因素的强烈作用下,稳定岩体逐渐演化成危岩体,基岩开始分离而导致稳定性不断下降,随之发生下滑破坏,是威胁工程施工运维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单一的稳定性系数只能判断破坏是否发生,而无法识别岩体由稳定阶段至分离阶段这一变化,也就难以实现危岩体的定量力学判识.通过引入黏结稳定性系数,对潜在滑动面黏聚力及其抗滑占比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滑移型危岩体稳定阶段、分离阶段和破坏阶段的动态考量.当黏结稳定性系数小于1,黏聚力抗滑占比小于结构面长期强度与破坏强度的比值时,即可判定为危岩体.实验结果得出,单一的稳定性系数无法有效识别A8危岩体,而黏结稳定性系数的引入则...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工程科学学报 Vol. 45; no. 9; pp. 1441 - 1449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590%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01.09.2023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9389 |
DOI | 10.13374/j.issn2095-9389.2022.08.04.003 |
Cover
Summary: | TU45; 边坡岩体在地震、长期降雨或施工扰动等影响因素的强烈作用下,稳定岩体逐渐演化成危岩体,基岩开始分离而导致稳定性不断下降,随之发生下滑破坏,是威胁工程施工运维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单一的稳定性系数只能判断破坏是否发生,而无法识别岩体由稳定阶段至分离阶段这一变化,也就难以实现危岩体的定量力学判识.通过引入黏结稳定性系数,对潜在滑动面黏聚力及其抗滑占比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滑移型危岩体稳定阶段、分离阶段和破坏阶段的动态考量.当黏结稳定性系数小于1,黏聚力抗滑占比小于结构面长期强度与破坏强度的比值时,即可判定为危岩体.实验结果得出,单一的稳定性系数无法有效识别A8危岩体,而黏结稳定性系数的引入则从力学角度实现了A8危岩体的定量评价.此外现场案例研究表明,基于双力学指标的滑移型危岩体判识方法可以提供相对客观统一的判识结果,有效区分了重庆三峡等地区稳定性系数在1.2附近的滑移型危岩体,提高了传统力学识别方法的准确率与科学性,为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更好地应对滑移型崩塌灾害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
ISSN: | 2095-9389 |
DOI: | 10.13374/j.issn2095-9389.2022.08.04.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