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平衡重建矫正鼻部对称性的短期临床效果评估

R782.2; 目的 通过比较创新和传统两种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单侧继发鼻唇畸形术后短期鼻部对称性评估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唇裂二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患者,年龄4~18岁,采用创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28例,传统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32例,使用二维照片测量分析法,对比术前和术后7 d的短期效果.结果 术后7 d,力矩平衡肌肉重建组相比于术前在鼻小柱偏斜角、裂隙侧的鼻翼切线角、鼻翼缘立体性有较好恢复,鼻底对称性、鼻孔宽度对称性、鼻孔高度对称性、鼻翼切线角对称性和鼻孔形状也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 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Vol. 39; no. 5; pp. 560 - 565
Main Authors 刘颖蒙, 陈宇, 张碧荷, 石冰, 李承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成都610041%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北京100000 01.10.202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1182
DOI10.7518/hxkq.2021.05.0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782.2; 目的 通过比较创新和传统两种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单侧继发鼻唇畸形术后短期鼻部对称性评估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唇裂二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患者,年龄4~18岁,采用创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28例,传统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32例,使用二维照片测量分析法,对比术前和术后7 d的短期效果.结果 术后7 d,力矩平衡肌肉重建组相比于术前在鼻小柱偏斜角、裂隙侧的鼻翼切线角、鼻翼缘立体性有较好恢复,鼻底对称性、鼻孔宽度对称性、鼻孔高度对称性、鼻翼切线角对称性和鼻孔形状也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 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对单侧继发鼻唇畸形修复效果显著.
ISSN:1000-1182
DOI:10.7518/hxkq.2021.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