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期完全性高位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R651.2%R493;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对于亚急性期完全性高位颈脊髓损伤(C2-C5)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亚急性期完全性高位颈脊髓损伤(C2-C5)ASIA A级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最大吸气压(PImax)、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钟最大通气量(MW)和膈肌厚度,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康复治疗后,试验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Vol. 40; no. 1; pp. 61 - 66
Main Authors 李伊, 张晨曦, 牛光宇, 姜宏英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市,100144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1242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25.01.01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651.2%R493;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对于亚急性期完全性高位颈脊髓损伤(C2-C5)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亚急性期完全性高位颈脊髓损伤(C2-C5)ASIA A级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包括最大吸气压(PImax)、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钟最大通气量(MW)和膈肌厚度,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康复治疗后,试验组PImax、VC、FVC、FEV1、MVV和膈肌厚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 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可显著改善亚急性期完全性高位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并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
ISSN:1001-1242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25.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