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低能输运线束流动力学研究

TL53; 在低能输运线内,空间电荷、聚焦线圈球差以及束流切割器等引起束流发射度的变大和束流中的H2+、H3+等杂质粒子均会增加束流与后续结构的匹配难度,并且为满足实验终端及环形加速器的注入要求,需要将束流切割成不同时间结构.设计低能输运线为双聚焦磁铁结构,并且利用双倾斜极板束流切割器完成脉冲时间结构的切割.优化聚焦磁铁结构,设计带有导向线包的聚焦磁铁以缩短束流输运线长度,降低发射度的增加,并通过动力学模拟计算实现离子源到切割器和RFQ加速器的束流匹配.针对H2+、H3+,根据束流包络设计多级准直结构,降低其在束流中的占比.根据束流动力学设计完成低能输运线束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传输线出口束流...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原子能科学技术 Vol. 59; no. 2; pp. 487 - 493
Main Authors 王常强, 杨京鹤, 杨誉, 闫洁, 范雨轩, 吕约澎, 李良, 王修龙, 王国宝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 01.02.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6931
DOI10.7538/yzk.2024.youxian.033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L53; 在低能输运线内,空间电荷、聚焦线圈球差以及束流切割器等引起束流发射度的变大和束流中的H2+、H3+等杂质粒子均会增加束流与后续结构的匹配难度,并且为满足实验终端及环形加速器的注入要求,需要将束流切割成不同时间结构.设计低能输运线为双聚焦磁铁结构,并且利用双倾斜极板束流切割器完成脉冲时间结构的切割.优化聚焦磁铁结构,设计带有导向线包的聚焦磁铁以缩短束流输运线长度,降低发射度的增加,并通过动力学模拟计算实现离子源到切割器和RFQ加速器的束流匹配.针对H2+、H3+,根据束流包络设计多级准直结构,降低其在束流中的占比.根据束流动力学设计完成低能输运线束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传输线出口束流强度为59.6 mA,束流发射度为0.245 mm·mrad,束流纵向切割后可实现400 μs和100 ns等不同脉冲宽度束流.束流强度、发射度和脉冲结构均能满足目标要求.
ISSN:1000-6931
DOI:10.7538/yzk.2024.youxian.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