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组学特征在肺泡蛋白沉积症中的诊断价值

R563%R135.2;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特征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2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24例PAP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另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53例非PAP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10个常规胸部CT征象(语义特征)和107个CT影像组学特征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再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53例及验证组24例,采用训练组构建PAP诊断的CT语义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并在验证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比较.采用临床决策分析法检验各模型的临床PAP诊断应用价值.对PAP诊断效能最高的模...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解放军医学杂志 Vol. 49; no. 7; pp. 739 - 746
Main Authors 王月明, 喻航, 王淼煜, 史文佳, 魏元辉, 杨震, 陈良安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853%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07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853 01.07.2024
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 30007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577-7402
DOI10.11855/j.issn.0577-7402.0355.2023.103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563%R135.2;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特征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2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24例PAP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另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53例非PAP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10个常规胸部CT征象(语义特征)和107个CT影像组学特征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再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53例及验证组24例,采用训练组构建PAP诊断的CT语义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并在验证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比较.采用临床决策分析法检验各模型的临床PAP诊断应用价值.对PAP诊断效能最高的模型,计算影像学特征评分.结果 共纳入PAP患者24例,男女比例3:1,年龄(44.6±15.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气促、咳嗽、咳痰及胸闷等.与对照组比较,PAP组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余CT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语义特征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P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0和0.594,在验证组诊断PA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188、1.000、0.188.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PAP的AUC分别为0.845和0.867,其在验证组诊断PA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41、0.938、0.703.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PAP的AUC分别为0.850和0.883,其在训练组诊断PA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8、0.750、0.938.联合模型或影像组学模型诊断PAP的AUC均明显大于CT语义特征模型(P<0.05),但联合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诊断PAP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联合模型或影像组学模型预测PAP的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结论 与传统CT特征比较,CT影像组学在PAP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ISSN:0577-7402
DOI:10.11855/j.issn.0577-7402.0355.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