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客体辐射成像系统散射影响和后准直器屏蔽效果分析

O57; 本文基于60Co大型客体辐射成像系统,分析了在穿透不同位置和不同厚度的钢板时散射粒子的数量和能量的分布情况、散射的扩散效应以及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的后准直器对散射粒子的屏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绝大部分散射粒子来自于物体出射面上初始射线束覆盖区域,这将限制后准直器的屏蔽效果;当钢板距离探测器阵列的间距缩小至安全行车的极限间距500 mm时,200 mm厚、5 mm宽的铁后准直器可屏蔽约39.74% 的散射粒子,而当间距增大到1750 mm以上时,后准直器反而会增加散射粒子数量,无法起到屏蔽作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原子能科学技术 Vol. 57; no. 1; pp. 210 - 216
Main Authors 董涛, 刘锡明, 邢桂来, 王振涛, 黄毅斌, 刘金汇, 吴志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0084 2023
核检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6931
DOI10.7538/yzk.2022.youxian.001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O57; 本文基于60Co大型客体辐射成像系统,分析了在穿透不同位置和不同厚度的钢板时散射粒子的数量和能量的分布情况、散射的扩散效应以及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的后准直器对散射粒子的屏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绝大部分散射粒子来自于物体出射面上初始射线束覆盖区域,这将限制后准直器的屏蔽效果;当钢板距离探测器阵列的间距缩小至安全行车的极限间距500 mm时,200 mm厚、5 mm宽的铁后准直器可屏蔽约39.74% 的散射粒子,而当间距增大到1750 mm以上时,后准直器反而会增加散射粒子数量,无法起到屏蔽作用.
ISSN:1000-6931
DOI:10.7538/yzk.2022.youxian.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