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麻栗坡老山地区岩溶地貌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分析
P942; 麻栗坡老山地区位于滇东南岩溶高原向越北三角洲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峡谷型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地质遗迹,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岩溶地貌演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梳理出该区域岩溶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和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云南典型峡谷型岩溶地貌区的形成及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形成了涵盖地表、地下及其过渡型岩溶地貌以及水体地貌等 4种地质遗迹类型,以峰丛洼地(谷地)、峡谷、洞穴群、瀑布群和岩溶泉群及其景观组合为特色;(2)研究区溶洞可以划分出>1750 m、1600~1200 m、1000~600 m、500~200 m、<150 m共 5个层级,溶...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岩溶 Vol. 43; no. 6; pp. 1430 - 1444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 昆明 650216
01.12.2024
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16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平果 531406%云南省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筹),云南 昆明,650216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4810 |
| DOI | 10.11932/karst20240619 |
Cover
| Summary: | P942; 麻栗坡老山地区位于滇东南岩溶高原向越北三角洲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峡谷型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地质遗迹,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岩溶地貌演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梳理出该区域岩溶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和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云南典型峡谷型岩溶地貌区的形成及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区形成了涵盖地表、地下及其过渡型岩溶地貌以及水体地貌等 4种地质遗迹类型,以峰丛洼地(谷地)、峡谷、洞穴群、瀑布群和岩溶泉群及其景观组合为特色;(2)研究区溶洞可以划分出>1750 m、1600~1200 m、1000~600 m、500~200 m、<150 m共 5个层级,溶洞类型为旱洞、出水洞、入水洞及其混合型溶洞;(3)地层、岩性-构造背景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塑造该区丰富的岩溶地貌地质遗迹类型提供了外部动力因素;(4)晚中生代以来研究区岩溶地貌地质遗迹成因演化过程可初步划分为燕山期构造盆地形成和喜马拉雅期地壳差异性抬升两个阶段. |
|---|---|
| ISSN: | 1001-4810 |
| DOI: | 10.11932/karst2024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