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K902; 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土地集约利用是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的重要手段,厘清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京津冀地区2002—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碳排放量核算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差椭圆法、脱钩理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时空演变、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标准差椭圆分布格局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其中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62% 的城市碳排放量已出现下降趋势;②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已处于较为理想的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③各驱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矿业 Vol. 31; no. 9; pp. 53 - 60
Main Authors 张清喜, 葛京凤, 董丽, 张嘉哲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24%邢台市第28中学,河北邢台054000%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01.09.2022
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查院,河北邢台054000%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2.09.01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K902; 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土地集约利用是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的重要手段,厘清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京津冀地区2002—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碳排放量核算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差椭圆法、脱钩理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时空演变、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标准差椭圆分布格局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其中土地集约利用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62% 的城市碳排放量已出现下降趋势;②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脱钩关系已处于较为理想的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③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较为显著,交互后均优于单因子影响力,其中经济投入水平与土地投入水平因素的交互影响程度最高,土地投入水平内部因素交互后驱动作用最弱.研究结论: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已处于较为理想的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在未来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处理好导致碳排放量增长的高驱动因子与一般因子之间的关系.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2.0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