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地下工程安全监测云平台研发及系统集成

TU94%TU17; 我国地铁与隧道累计总里程近25000 km,地下施工需求巨大,由于环境复杂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地下工程施工事故频发,施工安全监测工作重要性尤为突出.为实现安全施工,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应用智能算法实现全面快速精准感知、全风险施工预警.通过研究基于定向天线网桥的自组网传输、物联网边端计算软件开发、物联网平台多类型传感器接入、监测平台前后端开发等相关内容,建立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安全监测一体化网络架构,实现监测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引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将海量传感器数据接入平台、充分进行大数据挖掘,智能化安全隐患识别,降低工程安全风...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铁道标准设计 Vol. 68; no. 6; pp. 129 - 170
Main Authors 王瑞, 张雨, 刘彦明, 王玮, 赵鹏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铁建BIM工程实验室(中铁一院)%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西安 71004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01.06.2024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西安 71004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2954
DOI10.13238/j.issn.1004-2954.20221011000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94%TU17; 我国地铁与隧道累计总里程近25000 km,地下施工需求巨大,由于环境复杂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地下工程施工事故频发,施工安全监测工作重要性尤为突出.为实现安全施工,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应用智能算法实现全面快速精准感知、全风险施工预警.通过研究基于定向天线网桥的自组网传输、物联网边端计算软件开发、物联网平台多类型传感器接入、监测平台前后端开发等相关内容,建立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安全监测一体化网络架构,实现监测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引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将海量传感器数据接入平台、充分进行大数据挖掘,智能化安全隐患识别,降低工程安全风险.最终实现在平台中同时接入十万级别的传感器节点,并通过边缘设备的即时反馈,配合传感器采集间隔,完成地下施工现场秒级报警的完整监测系统.
ISSN:1004-2954
DOI:10.13238/j.issn.1004-2954.2022101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