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R/InSAR技术的雅鲁藏布江下游高位地质灾害早期识别

P694%P237; 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带,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活跃,高山分布众多,属典型高山深切割区.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文章采用Sentinel-1影像以及ALOS/PALSAR-2影像通过多种时序InSAR技术和SAR偏移量技术联合的方式对区域内2014—2020年高位地质灾害进行了识别.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共存在260处地质灾害形变区,且大多位于海拔较高的沟道与山峰;泽巴隆巴冰川沟中的岩崩形变体已经形成多条大型拉张裂缝,一旦发生崩落极有可能形成堰塞湖;受米林地震影响而复活的达波古滑坡后缘已经完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28; no. 6; pp. 981 - 994
Main Authors 赵超英, 刘晓杰, 高杨, 冯晓松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01.12.2022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质与灾害防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2282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94%P237; 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带,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活跃,高山分布众多,属典型高山深切割区.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文章采用Sentinel-1影像以及ALOS/PALSAR-2影像通过多种时序InSAR技术和SAR偏移量技术联合的方式对区域内2014—2020年高位地质灾害进行了识别.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共存在260处地质灾害形变区,且大多位于海拔较高的沟道与山峰;泽巴隆巴冰川沟中的岩崩形变体已经形成多条大型拉张裂缝,一旦发生崩落极有可能形成堰塞湖;受米林地震影响而复活的达波古滑坡后缘已经完全脱离,左右两侧裂缝完全贯通,滑坡一旦失稳会完全堵塞雅鲁藏布江.此研究提供了识别高山峡谷区高位地质灾害的SAR/InSAR技术方法,为类似的地质灾害识别提供了参考.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2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