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水田和旱地铁氧化物对红壤团聚体有机碳固持特性的影响

S153; 红壤中铁氧化物是影响有机碳固持的主要因素之一.探究红壤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形态铁氧化物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为农田合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和水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均超35年),分别采集长期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配施(NPK)和NPK与有机肥配施(NPKM)等4种施肥处理的土壤样品,采用沙维诺夫干筛法获得土壤大团聚体(>2 mm)、小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0.25 mm),测定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络合态、游离态和无定形等形态铁氧化物的含量.水田土壤大、小和微团聚体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21 g·k...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1; no. 9; pp. 1428 - 1438
Main Authors 薛亦康, 柳开楼, 邬磊, 王斌, 张文菊, 徐明岗, 李玉娥, 蔡岸冬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酸化土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171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 100081%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太原030031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3024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3; 红壤中铁氧化物是影响有机碳固持的主要因素之一.探究红壤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形态铁氧化物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为农田合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和水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均超35年),分别采集长期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配施(NPK)和NPK与有机肥配施(NPKM)等4种施肥处理的土壤样品,采用沙维诺夫干筛法获得土壤大团聚体(>2 mm)、小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0.25 mm),测定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络合态、游离态和无定形等形态铁氧化物的含量.水田土壤大、小和微团聚体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21 g·kg-1、7.65 g·kg-1和2.08 g·kg-1,而旱地分别为2.93g·kg-1、6.68g·kg-1和1.33 g·kg-1;水田土壤大、小和微团聚体中的平均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70.72 mg·kg-1、79.83 mg·kg-1 和 30.29 mg·kg-1,而旱地分别为 7.27 mg·kg-1、21.49 mg·kg-1 和 5.88 mg·kg-1.无论是旱地还是水田,土壤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无定形铁氧化物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无定形铁氧化物含量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田土壤各粒级游离态铁氧化物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以微团聚体贡献率较高.水田条件下,土壤微团聚体中的游离态铁氧化物含量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增加,铁氧化物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无定形铁氧化物对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机碳均具有固持作用,游离态铁氧化物仅对水田土壤有机碳具有固持作用.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3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