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咔唑类参数运移示踪效应的驱替模拟实验

TE135; 油气运移研究对油气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受原油黏度、复杂化学组成及潜在的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原油运移方向与路径的确定难度较大.分子地球化学参数是研究油气运移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际成藏过程中的这些参数受其形成、相对组成以及演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实现单一因素控制下的分子参数效应,采用室内驱替模拟实验的方法,在填砂管上进行油驱水实验,利用C18固相萃取柱分离与富集不同运移距离吸附油中的咔唑类化合物,考察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示踪规律.结果表明,咔唑类参数 1-/4-MCA、1,8-/1,7-DMCA、1,8-/2,4-DMCA、1,8-/2,5-DMCA、1,8-/2,...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石油实验地质 Vol. 46; no. 2; pp. 402 - 411
Main Authors 赵守钰, 徐耀辉, 严刚, 韩欣, 刘保磊, 钟鸣, 李姗姗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长江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100%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长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18%长江大学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1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9 01.03.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4024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135; 油气运移研究对油气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受原油黏度、复杂化学组成及潜在的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原油运移方向与路径的确定难度较大.分子地球化学参数是研究油气运移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际成藏过程中的这些参数受其形成、相对组成以及演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实现单一因素控制下的分子参数效应,采用室内驱替模拟实验的方法,在填砂管上进行油驱水实验,利用C18固相萃取柱分离与富集不同运移距离吸附油中的咔唑类化合物,考察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示踪规律.结果表明,咔唑类参数 1-/4-MCA、1,8-/1,7-DMCA、1,8-/2,4-DMCA、1,8-/2,5-DMCA、1,8-/2,7-DMCA比值均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特别是全屏蔽型与全裸露型异构体比值 1,8-/2,4-DMCA和 1,8-/2,5-DMCA的增长幅度可达63.97%和35.50%,这些参数具备作为良好的运移示踪参数的潜质;而参数苯并[a]/[c]咔唑所表现出的运移示踪规律与前人部分实际油藏运移研究不符,可能是苯并咔唑类化合物的运移受其本身构型和其他地质条件的影响,建议该参数在应用到油气运移示踪研究时须谨慎使用.实验结果可为原油运移示踪参数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借鉴,但在实际地质应用时仍需结合分子动力学等手段对相关参数进行验证与优选.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4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