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典型区大豆生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S-09; 科学评价区域内大豆生产的生态效率,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大豆生产典型县——石家庄市藁城区50个农户为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态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生产4个主导的潜在环境影响类别依次为全球变暖潜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陆地生态毒性潜力(terrestrial eco-toxicity potential,TETP)、酸化潜力(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及富营养化潜力(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1; no. 9; pp. 1416 - 1427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保定 071001
    
        202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石家庄 0500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 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市藁城区种子产业总公司 石家庄052160%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保定 071001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2096-6237 | 
| DOI | 10.12357/cjea.20220841 | 
Cover
| Summary: | S-09; 科学评价区域内大豆生产的生态效率,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大豆生产典型县——石家庄市藁城区50个农户为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态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生产4个主导的潜在环境影响类别依次为全球变暖潜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陆地生态毒性潜力(terrestrial eco-toxicity potential,TETP)、酸化潜力(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及富营养化潜力(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其中,种植规模方面,大规模农户的GWP、TETP及EP影响潜力最大;生态效率值为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其6个投入指标当中,杀虫剂的冗余率极差最大(5.89%).灌溉模式方面,滴灌的GWP和AP影响潜力最大,沟灌的TETP和EP影响潜力最大;生态效率为滴灌>喷灌>无灌溉>沟灌;6个投入指标中,灌溉用水的冗余率极差最大(8.40%).种植区域方面,藁城北部地区的GWP、AP和EP影响潜力均大于藁城南部地区;生态效率值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6个投入指标中,化肥的冗余率极差最大(2.79%).综上所述,藁城区大豆生产应向大规模化发展,并积极推广滴灌技术,控制化肥和杀虫剂使用量,以保证大豆产量的同时,提高大豆生产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可为藁城区大豆生产的生态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其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
| ISSN: | 2096-6237 | 
| DOI: | 10.12357/cjea.20220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