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盆地秦南凹陷新生代以来构造-热演化史

P314%P542; 构造-热演化史是认识盆地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也是烃源岩成熟生烃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陆地油气发现难度的增加,海域逐渐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与国家能源战略研究的重要领域.秦南凹陷位于渤海海域西北部,勘探前景良好,但勘探程度低,构造-热演化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选取秦南凹陷 3条地震剖面,建立 25口人工井,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和热史模拟,恢复了秦南凹陷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秦南凹陷新生代以来于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65~42 Ma)、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42~38 Ma)以及东营组三段沉积时期(32.8~30.3 Ma)分别经历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30; no. 4; pp. 622 - 632
Main Authors 高玉飞, 唐晓音, 杨树春, 赵欣妍, 胡圣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01.08.2024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314%P542; 构造-热演化史是认识盆地形成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也是烃源岩成熟生烃研究的核心问题.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陆地油气发现难度的增加,海域逐渐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与国家能源战略研究的重要领域.秦南凹陷位于渤海海域西北部,勘探前景良好,但勘探程度低,构造-热演化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选取秦南凹陷 3条地震剖面,建立 25口人工井,进行了构造沉降史和热史模拟,恢复了秦南凹陷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秦南凹陷新生代以来于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65~42 Ma)、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42~38 Ma)以及东营组三段沉积时期(32.8~30.3 Ma)分别经历了 3期裂陷拉张,总拉张系数为 1.27~2.05;对应这 3期拉张作用,秦南凹陷基底热流经历 3期升高,在东营组三段沉积末期(30.3 Ma)基底热流达到峰值 64.0~89.0 mW/m2,之后逐渐降低至今;秦南凹陷构造-热演化过程与断裂活动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研究获得的拉张系数、基底热流等参数对于了解渤海盆地构造演化的深部动力学机制以及指导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