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产能核增影响下采区划分研究
TD804; 提高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对增加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具有直接且显著的意义.以准东某露天煤矿开采现状为基础,针对其生产能力由原 20 Mt/a扩增为 50 Mt/a的发展目标,研究满足 50 Mt/a生产能力的采区发展要求,确定产能核增影响下的最佳采区划分及发展关系.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为原则,计算扩增后该露天煤矿的最佳工作线长度为 2 300~2 500 m,并基于所确定最佳工作线长度、该露天煤矿全矿区剥采比等值线图及开采现状提出 4种合理的采区划分方案.对比分析了各种采区划分方案优缺点,选取平均工作线长度、二次剥离量、各采区剥采比变化趋势、首采区剥采比、前期外排运距、内排难易程度、...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煤炭科学技术 Vol. 51; no. 11; pp. 63 - 70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昌吉 831100
01.11.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3-2336 |
DOI | 10.13199/j.cnki.cst.2022-1125 |
Cover
Summary: | TD804; 提高露天煤矿生产能力,对增加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具有直接且显著的意义.以准东某露天煤矿开采现状为基础,针对其生产能力由原 20 Mt/a扩增为 50 Mt/a的发展目标,研究满足 50 Mt/a生产能力的采区发展要求,确定产能核增影响下的最佳采区划分及发展关系.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为原则,计算扩增后该露天煤矿的最佳工作线长度为 2 300~2 500 m,并基于所确定最佳工作线长度、该露天煤矿全矿区剥采比等值线图及开采现状提出 4种合理的采区划分方案.对比分析了各种采区划分方案优缺点,选取平均工作线长度、二次剥离量、各采区剥采比变化趋势、首采区剥采比、前期外排运距、内排难易程度、采区接续次数、首采区勘探程度及采区接续难易程度等 9个指标为采区划分影响评价指标,采用集值迭代法确定采区划分方案影响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建立了采区划分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当前开采位置为首采区逐渐往西南方向推进 4 000m左右,通过 90°扇形转向向东推进至东部边界为二采区,然后剩余未开采矿田均分成平行布置的三、四采区.首采区至四采区剥采比分别为 1.85、3.04、3.68、5.06 m3/t,剥采比随采区不断往后推进缓步增加,且在这 4个采区内剥采比分布较均匀.且该采区划分方案在满足 50 Mt/a生产能力条件下,可实现二次剥离量和前期外排运距均较小、接续次数少、首采区勘探程度较高及各采区工作线长度较均匀,对矿山整体发展剥采影响及经济性影响最小. |
---|---|
ISSN: | 0253-2336 |
DOI: | 10.13199/j.cnki.cst.2022-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