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
F062;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出框架下的投入产出体系,运用超效率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考察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发现:1)2012-2020年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0.98%,且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提升所致.2)从时空特征看,2012-20...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2; no. 2; pp. 344 - 354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宜昌 443002
01.02.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2357/cjea.20230418 |
Cover
Summary: | F062;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出框架下的投入产出体系,运用超效率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考察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发现:1)2012-2020年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0.98%,且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提升所致.2)从时空特征看,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趋势明显,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变化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3)在研究期内上游地区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最高,然后依次是中游地区、下游地区.3个区域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递增状态.因此,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以此来稳定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要根据区域禀赋差异设计针对性提升策略. |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2357/cjea.2023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