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场岩层运动与控制研究进展——纪念钱鸣高院士"砌体梁"理论40年
TD325; 自1982年钱鸣高院士提出的"砌体梁"理论得到国际公认以来,煤矿采场矿山压力研究实现从定性假说到定量理论的跨越式发展.40年来,我国的采场岩层运动与控制研究已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服务于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以"砌体梁"理论学术思想为主线,综述了我国煤矿采场岩层运动与控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砌体梁"理论采用"梁""薄板"模型分析基本顶破断规律,揭示了顶板断裂线位于采场煤壁前方;煤壁和矸石支撑下基本顶破断岩块回转挤压,咬合形成"砌体梁&qu...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煤炭科学技术 Vol. 51; no. 1; pp. 80 - 94 |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能源与矿业学院, 北京 100083
2023
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221116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0253-2336 |
| DOI | 10.13199/j.cnki.cst.2022-2071 |
Cover
| Summary: | TD325; 自1982年钱鸣高院士提出的"砌体梁"理论得到国际公认以来,煤矿采场矿山压力研究实现从定性假说到定量理论的跨越式发展.40年来,我国的采场岩层运动与控制研究已形成较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服务于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以"砌体梁"理论学术思想为主线,综述了我国煤矿采场岩层运动与控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发展的研究方向."砌体梁"理论采用"梁""薄板"模型分析基本顶破断规律,揭示了顶板断裂线位于采场煤壁前方;煤壁和矸石支撑下基本顶破断岩块回转挤压,咬合形成"砌体梁"结构;发现了"砌体梁"结构的滑落(S)失稳和回转变形(R)失稳模式,建立了S-R失稳的力学条件,提出了基于"砌体梁"结构平衡的顶板压力计算方法,首次实现了支架-围岩关系的定量分析."砌体梁"结构采场矿山压力力学模型突破了传统定性假说,为保障煤矿的安全和高产高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砌体梁"理论指导煤矿采场顶板控制取得系列进展,如支架-围岩三耦合关系、顶板动载荷模型、支架阻力确定的二元准则、中厚板模型、大空间采场远-近场模型等.在"砌体梁"理论的基础上,钱鸣高院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关键层理论,建立了下至采场、上至地表全覆岩运动过程的力学联系,实现了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研究的统一."砌体梁"理论与关键层理论指导了我国煤矿采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研究,在采场矿压控制、覆岩裂隙分布、采动应力分布、岩层移动与开采沉陷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煤炭绿色开采与科学采矿奠定了基础.岩层运动与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集中到岩层运动统一场理论,基于采动岩层控制的灾害防治与减损技术,复杂条件岩层运动规律,岩层运动可视化技术和智能岩层控制技术等方面. |
|---|---|
| ISSN: | 0253-2336 |
| DOI: | 10.13199/j.cnki.cst.2022-2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