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深层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TE122.2; 页岩储层特性是影响页岩气富集和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四川盆地北部发育的上二叠统大隆组是重要的海相优质烃源岩,而针对川东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以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吸附、氮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开展大隆组深层页岩储层不同孔径孔隙结构的定性—定量研究,并运用基于二氧化碳吸附的V-S模型、氮吸附的FHH模型和高压压汞的分形几何模型对不同孔径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深层页岩储层发育丰富的纳米级有机孔和少量的无机孔,有机孔发育特征随有机质显微组分不同和分布形...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石油实验地质 Vol. 46; no. 2; pp. 263 - 277
Main Authors 何陈诚, 赵永强, 俞凌杰, 卢龙飞, 刘伟新, 潘安阳, 李楚雄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江苏 无锡 214126 01.03.2024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
中国石化 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6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6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40226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122.2; 页岩储层特性是影响页岩气富集和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四川盆地北部发育的上二叠统大隆组是重要的海相优质烃源岩,而针对川东北地区大隆组页岩储层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以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二氧化碳吸附、氮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开展大隆组深层页岩储层不同孔径孔隙结构的定性—定量研究,并运用基于二氧化碳吸附的V-S模型、氮吸附的FHH模型和高压压汞的分形几何模型对不同孔径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大隆组深层页岩储层发育丰富的纳米级有机孔和少量的无机孔,有机孔发育特征随有机质显微组分不同和分布形式差异而显示强的非均质性.大隆组深层页岩孔隙结构与龙马溪组深层页岩相似,以介孔和微孔为主,占总孔体积的90%以上;页岩孔隙结构主要受有机质丰度的影响.分形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深层页岩宏孔非均质性强于介孔和微孔.其原因可能为深层页岩微孔孔径较小,分布集中,成因单一,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孔隙结构较为简单,具有较小分形维数;而宏孔孔径较大,分布范围较广,成因多样,易受成岩作用影响,表现出强非均质性.深层页岩微孔—介孔因其丰富的储集空间和较强的自相似性,有利于页岩气的赋存、渗流和开采.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4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