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黄陵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中下扬子页岩气勘探的启示

P618.13; 2013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周缘黄陵隆起南部斜坡带的下寒武统、 震旦系取得页岩气勘查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开拓了盆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查新方向.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区域地质资料、物探资料和钻井资料等,提出黄陵隆起从元古界以来经历了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形成、震旦纪初的岩体侵入、震旦纪—中侏罗世沉降沉积与隆升剥蚀交替发展、晚侏罗世—古近纪快速隆升削顶4个构造演化阶段.黄陵隆起独特的构造演化史对页岩气成藏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震旦纪—中侏罗世沉降沉积与隆升剥蚀交替发展使早期烃源岩埋深适当,热演化程度和孔隙度适中;而强硬基底则保护了沉积盖层的相对完整性和连续性.考虑构造演化史、基底特征、盖层发育以...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28; no. 4; pp. 561 - 572
Main Authors 王步清, 肖粤新, 徐秋晨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湖南长沙 410000 01.08.2022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湖南长沙 41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113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18.13; 2013年以来,在四川盆地周缘黄陵隆起南部斜坡带的下寒武统、 震旦系取得页岩气勘查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开拓了盆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查新方向.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区域地质资料、物探资料和钻井资料等,提出黄陵隆起从元古界以来经历了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形成、震旦纪初的岩体侵入、震旦纪—中侏罗世沉降沉积与隆升剥蚀交替发展、晚侏罗世—古近纪快速隆升削顶4个构造演化阶段.黄陵隆起独特的构造演化史对页岩气成藏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震旦纪—中侏罗世沉降沉积与隆升剥蚀交替发展使早期烃源岩埋深适当,热演化程度和孔隙度适中;而强硬基底则保护了沉积盖层的相对完整性和连续性.考虑构造演化史、基底特征、盖层发育以及烃源岩等因素,对中、下扬子地区类似古隆起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四川盆地外围的雪峰隆起、黔中隆起与南华北盆地的霍邱隆起石油地质条件较好,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工作,有望取得油气调查的发现和突破.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