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渣常压直接酸溶浸出实验

TD951;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河北承德某钢厂钒渣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生产工艺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钒回收率低、多种有价金属未能综合回收利用的现状,本文在Fe-V-H2O系热力学研究基础上,对钒渣常压下直接硫酸溶解浸出过程中磨矿细度、反应温度、酸浓度、液固比、浸出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及液固比对钒浸出具有显著影响,在粒度D95约16 μm,反应温度90℃、液固比8∶1、H2SO4浓度4 mol/L、浸出反应时间8 h、搅拌速度400 r/min的条件下,钒浸出率为86.33%;酸溶过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矿产综合利用 no. 3; pp. 31 - 37
Main Authors 熊雨婷, 王玲, 刘建欣, 贾蓝波, 刘淑贤, 聂轶苗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 唐山063210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6532
DOI10.3969/j.issn.1000-6532.2023.03.00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951;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河北承德某钢厂钒渣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生产工艺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钒回收率低、多种有价金属未能综合回收利用的现状,本文在Fe-V-H2O系热力学研究基础上,对钒渣常压下直接硫酸溶解浸出过程中磨矿细度、反应温度、酸浓度、液固比、浸出反应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及液固比对钒浸出具有显著影响,在粒度D95约16 μm,反应温度90℃、液固比8∶1、H2SO4浓度4 mol/L、浸出反应时间8 h、搅拌速度400 r/min的条件下,钒浸出率为86.33%;酸溶过程中产生的无定形SiO2可能覆盖在未溶解完全的矿物颗粒表面而阻碍矿物的进一步酸溶反应.
ISSN:1000-6532
DOI:10.3969/j.issn.1000-6532.2023.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