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对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焦虑症状及复饮率的影响

R749.6+2; 背景 酒精依赖患者戒酒后易复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赋能教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康复管理中,但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较有限.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对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响,以期降低患者的复饮率和对酒精的渴求,改善焦虑症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12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2)和对...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四川精神卫生 Vol. 38; no. 1; pp. 34 - 40
Main Authors 王昊, 李薇, 甄文歌, 李媛媛, 刘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北省重大精神与行为障碍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3256
DOI10.11886/scjsws20240722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749.6+2; 背景 酒精依赖患者戒酒后易复饮,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赋能教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康复管理中,但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较有限.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对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响,以期降低患者的复饮率和对酒精的渴求,改善焦虑症状.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12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2)和对照组(n=58).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6个月的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基线期,采用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采用PACS、SAS和密西根酒精筛查量表(MAS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研究组复饮率均低于对照组(χ2=8.575、8.828,P均<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PACS总评分和各条目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714~837.751、84.645~393.606、24.302~137.896,P均<0.01).两组SAS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166.237、65.325、24.724,P均<0.01).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互联网+"赋能教育可能有助于降低酒精依赖患者的复饮率及其对酒精的渴求程度,并有助于改善焦虑症状.
ISSN:1007-3256
DOI:10.11886/scjsws202407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