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惯量缺失机理及惯量水平评估

TM7%TM744; [目的]为满足我国"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量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通过变流器接口接入系统,以替代燃煤同步机组出力,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系统惯量及相应的频率动态特性.[方法]首先分析传统电力系统惯量运动方程及传统发电机扰动后的惯量响应阶段的功频动态过程,再定性讨论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的系统惯性缺失机理.[结果]讨论了国内外常用的集中惯性评价指标,阐述了用系统的总动能和惯性常数作为电网惯性评价指标的依据.[结论]结合某省级电网的新能源开发和消纳的规划,对该省级电网的惯量水平进行了工程化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惯量提升建议....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方能源建设 Vol. 11; no. 5; pp. 132 - 139
Main Authors 李逸欣, 吴伟杰, 张伊宁, 郑敏嘉, 娄源媛, 庾力维, 蔡颖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000%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63 01.09.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8676
DOI10.16516/j.ceec.2024.5.1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M7%TM744; [目的]为满足我国"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量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通过变流器接口接入系统,以替代燃煤同步机组出力,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系统惯量及相应的频率动态特性.[方法]首先分析传统电力系统惯量运动方程及传统发电机扰动后的惯量响应阶段的功频动态过程,再定性讨论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的系统惯性缺失机理.[结果]讨论了国内外常用的集中惯性评价指标,阐述了用系统的总动能和惯性常数作为电网惯性评价指标的依据.[结论]结合某省级电网的新能源开发和消纳的规划,对该省级电网的惯量水平进行了工程化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惯量提升建议.
ISSN:2095-8676
DOI:10.16516/j.ceec.20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