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框架

F321.1;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是由农村居民点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动态交互及平衡重塑过程,对促进乡村内部空间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该研究综述了有关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内容、主题与进展;建立了以"过程-机理-效应-调控"为主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1)现有研究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特征、演变、驱动机理及优化开展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了两者的静态对应关系,但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过程不清、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服务于土地调整实践的用地结构与功能适配机制尚不明确.2)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体系...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8; pp. 232 - 244
Main Authors 田亚亚, 姜广辉, 邢玉琦, 周涛, 吴思多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01.04.2024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119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21.1;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是由农村居民点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用地结构与功能动态交互及平衡重塑过程,对促进乡村内部空间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该研究综述了有关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内容、主题与进展;建立了以"过程-机理-效应-调控"为主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框架.主要结论如下:1)现有研究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特征、演变、驱动机理及优化开展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了两者的静态对应关系,但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过程不清、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服务于土地调整实践的用地结构与功能适配机制尚不明确.2)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研究体系应涵盖用地结构与功能互动过程、互动机理、互动效应及用地结构与功能配置优化等内容.3)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趋向下,未来应以振兴乡村生产功能、强化乡村乡土文化功能及统筹"村-乡镇-县域"各层级功能为重点探索用地结构与功能配置方案;实践层面上通过创新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形式,探索用地结构与功能适配型乡村空间重构模式促进用地结构与功能协调与适配.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