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太原组低品质气藏储层微观特征及形成机理

TE122.23;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与周边气田开发效果差异较大,表现出低品质气藏特征,给气田勘探部署及持续稳产带来一定困扰.为了揭示低品质气藏成因,基于不同尺度微观实验手段,对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开展了微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具有"富石英、贫长石、岩屑含量较高"的特征,发育小孔—细喉型孔喉组合,孔喉连通性较差,储渗能力较弱,为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太原组低品质储层的形成受杂基、喷发岩岩屑含量及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内蒙古古隆起火山活动的影响明显,砂岩内喷发岩岩屑和杂基含量普遍较高,喷发岩岩...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石油实验地质 Vol. 46; no. 1; pp. 32 - 45
Main Authors 张涛, 巩肖可, 黄朝, 曹青赟, 孟凤鸣, 董占民, 陈朝兵, 王恒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二采气厂,西安 710200%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 2024
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5%延安大学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40103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122.23;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与周边气田开发效果差异较大,表现出低品质气藏特征,给气田勘探部署及持续稳产带来一定困扰.为了揭示低品质气藏成因,基于不同尺度微观实验手段,对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开展了微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具有"富石英、贫长石、岩屑含量较高"的特征,发育小孔—细喉型孔喉组合,孔喉连通性较差,储渗能力较弱,为低孔—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太原组低品质储层的形成受杂基、喷发岩岩屑含量及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内蒙古古隆起火山活动的影响明显,砂岩内喷发岩岩屑和杂基含量普遍较高,喷发岩岩屑为次生孔隙的发育提供了主要物质基础,杂基在堵塞孔隙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数量杂基溶孔,对储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成岩过程中的溶蚀作用对于太原组储层的形成至关重要,增孔效应占现今孔隙度的 64.3%.晚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末幕导致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反转,气水重新调整,盆地东部天然气沿断裂部分逸散,最终形成了现今神木气田太原组的低品质气藏.神木气田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摸清成岩作用宏观展布规律及有利岩性圈闭的基础上,寻找高含量喷发岩岩屑和低含量杂基的发育区.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4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