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矿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分异与驱动因素分析

TD-0%F205; 采矿业的低碳发展是发展绿色矿业和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省域视角,运用排放因子法测度了 2004-2020年采矿业能源消费CO2 排放,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LMDI分解法探讨了其时空分异和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采矿业能源消费CO2 排放总量大且先升后降,主要来源于煤炭采选、油气开采行业以及原煤、天然气和柴油消费,单位产值CO2 排放先降后升,单位能耗CO2 排放缓慢下降.排放地域分布不均、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地;排放差异经历快速上升(2004-2005年)→逐步缩小(2006-2013...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矿业 Vol. 33; no. 4; pp. 113 - 121
Main Author 罗世兴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研究所,北京 101149 01.04.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3088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0%F205; 采矿业的低碳发展是发展绿色矿业和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省域视角,运用排放因子法测度了 2004-2020年采矿业能源消费CO2 排放,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LMDI分解法探讨了其时空分异和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采矿业能源消费CO2 排放总量大且先升后降,主要来源于煤炭采选、油气开采行业以及原煤、天然气和柴油消费,单位产值CO2 排放先降后升,单位能耗CO2 排放缓慢下降.排放地域分布不均、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地;排放差异经历快速上升(2004-2005年)→逐步缩小(2006-2013年)→稳步扩大(2014-2020年)的演变过程;差异主要来自四大区域内部,区域间差异贡献较小但持续提升.产值增长是行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关键减排因素,能源结构减排作用较弱.建议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提高煤炭类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聚焦重点区域和行业,加快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该研究可为绿色矿山建设、矿业低碳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借鉴.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3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