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21年我国成灾地震及其损失的时空特征

P954%X43; 为了解地震致灾规律,有效制定防灾减灾规划,进一步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收集整理了1949-2021年我国及周边地区震级不小于5.0级的成灾地震及其灾害损失数据,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研究了他们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53次成灾地震共造成死亡约35万人,受伤约7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1 249亿元(折算值),其中重大地震灾害造成的灾害损失占比巨大.随着时间推移,年份上存在明显的地震多发年和少发年,年代上成灾地震次数有所增加,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加速增长,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从地域上看,胡焕庸线西侧成灾地震发生频次高但平均损失小;经济分区中,西部地区成灾地震发生频次...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33; no. 4; pp. 152 - 163
Main Authors 张令心, 刘妍, 钟江荣, 张云霞, 张鹏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01.08.2024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北京 1001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4.041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954%X43; 为了解地震致灾规律,有效制定防灾减灾规划,进一步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收集整理了1949-2021年我国及周边地区震级不小于5.0级的成灾地震及其灾害损失数据,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研究了他们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53次成灾地震共造成死亡约35万人,受伤约7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1 249亿元(折算值),其中重大地震灾害造成的灾害损失占比巨大.随着时间推移,年份上存在明显的地震多发年和少发年,年代上成灾地震次数有所增加,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加速增长,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从地域上看,胡焕庸线西侧成灾地震发生频次高但平均损失小;经济分区中,西部地区成灾地震发生频次最高而平均损失最小,东部地区成灾地震次数次之但平均损失最高,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成灾地震次数最少,灾害损失中等;云南省和四川省成灾地震次数最多,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同时期地震强度相近的成灾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区域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2000年以后小震大灾事件频次增加,多发生在胡焕庸线东侧及经济分区中的东部、中部地区,小震造成的大灾现象由原来的人员伤亡多转向经济损失大.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