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传递效率的煤冲击倾向性评价指标

TU45%TD324; 冲击地压与煤体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密切相关,能量传递是评价冲击倾向性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构建能量源扰动条件下的能量传递模型,关联冲击能量指数与弹性能量指数,提出能量释放比例φ,基于传递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模型提出了能量传递效率β,建立了包含2 种参数的冲击倾向性评价方法.对煤矿11 个煤层分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试验,引用79 个煤矿分层的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能量释放比例φ具有冲击地压边界条件的意义;能量传递效率β与泊松比具有负相关性,取值范围可以由模型边界条件推导获得;能量传递指数η的计算结果,与冲击倾向性鉴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88.61%),能够...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矿业科学学报 Vol. 9; no. 1; pp. 22 - 31
Main Authors 赵阳, 侯煜坤, 唐铁吾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6-2193
DOI10.19606/j.cnki.jmst.2024.01.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45%TD324; 冲击地压与煤体能量的积聚和释放密切相关,能量传递是评价冲击倾向性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构建能量源扰动条件下的能量传递模型,关联冲击能量指数与弹性能量指数,提出能量释放比例φ,基于传递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模型提出了能量传递效率β,建立了包含2 种参数的冲击倾向性评价方法.对煤矿11 个煤层分层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试验,引用79 个煤矿分层的冲击倾向性鉴定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能量释放比例φ具有冲击地压边界条件的意义;能量传递效率β与泊松比具有负相关性,取值范围可以由模型边界条件推导获得;能量传递指数η的计算结果,与冲击倾向性鉴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88.61%),能够反映煤体的冲击倾向性,并且可以成为"*"结果的评价依据,是一种适用于现有冲击倾向性评价体系的有效指标.
ISSN:2096-2193
DOI:10.19606/j.cnki.jmst.2024.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