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8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

F301.24; 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对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以具有中游和下游双重属性的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弦图(Chord Diagram)可视化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近3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覆被变化的流量、流向、多样性程度及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粮食保障用地(约55%)和生产生活用地(约10%)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生态保育用地(约35%)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地.2)1990-2018年间旱地的流出和流入行为均体现出显著的主导...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36; no. 15; pp. 271 - 281
Main Authors 肖东洋, 牛海鹏, 闫弘轩, 樊良新, 赵素霞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焦作 454000 01.08.2020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
河南理工大学黄河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焦作 454000%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9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5.03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01.24; 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对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以具有中游和下游双重属性的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弦图(Chord Diagram)可视化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近3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覆被变化的流量、流向、多样性程度及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粮食保障用地(约55%)和生产生活用地(约10%)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生态保育用地(约35%)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地.2)1990-2018年间旱地的流出和流入行为均体现出显著的主导性,水田、水域和草地以流出行为为主导,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以流入行为为主导.3)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整个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区域带动效应.4)粮食保障用地和生态保育用地的重心均向西迁移且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下游平原地带的优质耕地减少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城镇用地重心向东迁移表明下游各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活跃,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重心向西迁移表明中游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