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弹性计量模型与测算

X171; 关中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部分,生态环境面临来自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研究关中地区的生态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GIS和RS技术,运用生态弹性度计算模型,测算了2000—2015年15 a间陕西省关中地区的生态弹性度,分析了市区间生态弹性度和生态弹性动态度的时空特征;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生态弹性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生态弹性度总体在4~8,从2000年的4.17~7.67升至2015年的5.94~7.52,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区域生态弹性受土地利用方式和 N PP的影响,其中林地对区域生态弹性的提高影响最大,草地、...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Vol. 45; no. 2; pp. 226 - 233
Main Authors 田茂, 张艳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01.03.2018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9497
DOI10.3785/j.issn.1008-9497.2018.02.01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171; 关中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部分,生态环境面临来自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研究关中地区的生态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GIS和RS技术,运用生态弹性度计算模型,测算了2000—2015年15 a间陕西省关中地区的生态弹性度,分析了市区间生态弹性度和生态弹性动态度的时空特征;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生态弹性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生态弹性度总体在4~8,从2000年的4.17~7.67升至2015年的5.94~7.52,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区域生态弹性受土地利用方式和 N PP的影响,其中林地对区域生态弹性的提高影响最大,草地、耕地次之.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建成区植被覆盖面积,有益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态弹性度.
ISSN:1008-9497
DOI:10.3785/j.issn.1008-9497.2018.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