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X171.1%F301.24; 基于黄河下游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及转移情况,运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者,建设用地扩张存在侵占耕地的现象.2)从时间尺度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县域尺度的高值区逐渐减少,低值区逐渐增加;从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率来看,大部分县区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持续降低趋...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6; no. 11; pp. 277 - 288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封 475001%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区域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沿黄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河南省学科创新引智平台,开封 475004
01.06.2020
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区域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沿黄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河南省学科创新引智平台,开封 47500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2-6819 |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1.033 |
Cover
| Summary: | X171.1%F301.24; 基于黄河下游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及转移情况,运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者,建设用地扩张存在侵占耕地的现象.2)从时间尺度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县域尺度的高值区逐渐减少,低值区逐渐增加;从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率来看,大部分县区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持续降低趋势.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但有逐渐弱化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心始终分布在山东省郓城县,重心迁移与两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差值有关.4)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是不同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综合影响指数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 |
|---|---|
| ISSN: | 1002-6819 |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