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等地下工程问题的数字岩石力学解决方案

TD324%TD315; 煤炭开采等地下工程的可观测性极为有限,导致很多复杂的工程问题难以获得可靠的事前分析依据,尤其在面临深部作业和高强度开采所带来的全新工程环境时,现有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案的适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数字化时代的技术发展特点,提出了融合数据规律、力学逻辑和工程经验的数字岩石力学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工程数据中包含着真实工程规律的客观特点,建立了理论成果、工程经验与数据规律挖掘进行底层融合的具体模式;借助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无损推断场景,验证了上述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实现了兼具可靠性和可解释性的数据挖掘利用.进一步构建了以煤岩物性、矿井结构和空间应力为基本要素的数字岩石力学理论体系,提...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科学技术 Vol. 52; no. 9; pp. 150 - 161
Main Authors 李海涛, 齐庆新, 杜伟升, 张海宽, 杨冠宇, 王守光, 石晓闪, 李春元, 崔春阳, 郑伟钰, 郑建伟, 何团, 朱维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3 01.09.202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北京 10001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北京 10001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2336
DOI10.12438/cst.2024-085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324%TD315; 煤炭开采等地下工程的可观测性极为有限,导致很多复杂的工程问题难以获得可靠的事前分析依据,尤其在面临深部作业和高强度开采所带来的全新工程环境时,现有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案的适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数字化时代的技术发展特点,提出了融合数据规律、力学逻辑和工程经验的数字岩石力学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工程数据中包含着真实工程规律的客观特点,建立了理论成果、工程经验与数据规律挖掘进行底层融合的具体模式;借助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无损推断场景,验证了上述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实现了兼具可靠性和可解释性的数据挖掘利用.进一步构建了以煤岩物性、矿井结构和空间应力为基本要素的数字岩石力学理论体系,提出了以"工程素描—物理嵌入—业务融合—决策生成"为步骤的数字岩石力学地下工程通用作业模式,并通过在复杂工程现场的应用检验了数字岩石力学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为煤炭开采等地下工程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ISSN:0253-2336
DOI:10.12438/cst.2024-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