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灯影组多类型流体多期次改造作用下孔隙度演化的定量研究
TE121;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计算多期次流体对储层孔隙的叠加改造,定量恢复地质时间尺度的孔隙度演化史.结果表明:灯四段地层受到大气淡水、海水、有机酸和热液 4 种流体多达 6 期改造影响,控制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胶结作用,矿物间以方解石—镁方解石—白云石之间的转化为主;不同类型的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差异较大,充足的大气淡水为建设性流体,而海水、有机酸和热液均为建设...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8; no. 3; pp. 15 - 26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北京 100083
01.06.202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2249%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北京 10008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3-5005 |
DOI | 10.3969/j.issn.1673-5005.2024.03.002 |
Cover
Summary: | TE121; 选取四川盆地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地层,在传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多组分、多相态、温度—流体—化学多场耦合的反应溶质运移模拟技术,基于物质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深入探究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成岩过程中多类型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计算多期次流体对储层孔隙的叠加改造,定量恢复地质时间尺度的孔隙度演化史.结果表明:灯四段地层受到大气淡水、海水、有机酸和热液 4 种流体多达 6 期改造影响,控制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胶结作用,矿物间以方解石—镁方解石—白云石之间的转化为主;不同类型的流体对储层的改造差异较大,充足的大气淡水为建设性流体,而海水、有机酸和热液均为建设性—破坏性共存的流体;多期次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有叠加效应,储层最终的物性条件取决于多期次流体的综合改造,同时流体改造的顺序对储层孔隙度的演变影响也极大. |
---|---|
ISSN: | 1673-5005 |
DOI: | 10.3969/j.issn.1673-5005.2024.03.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