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X171.4%F301.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矿山开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遗留了众多难以利用的矿业废弃地,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梳理近30年中国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文献共4448篇,将其分为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年)、中期发展阶段(2001—2010年)、后期发展阶段(2011—2020年)三个阶段,依据不同时期的高频关键词初步把握近30年国内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再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矿山公园、生态补偿等方面,实现从自然生态视角到生态经济目标、从单一土地复...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矿业 Vol. 31; no. 5; pp. 18 - 26
Main Authors 关钊, 谢红彬, 罗琳, 魏平, 刘建兴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7%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01.05.202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2.05.02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171.4%F301.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矿山开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遗留了众多难以利用的矿业废弃地,如何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梳理近30年中国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再利用研究文献共4448篇,将其分为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年)、中期发展阶段(2001—2010年)、后期发展阶段(2011—2020年)三个阶段,依据不同时期的高频关键词初步把握近30年国内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再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矿山公园、生态补偿等方面,实现从自然生态视角到生态经济目标、从单一土地复垦到系统生态修复、从传统修复方法到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转变,回顾由单维度过渡到多维度的研究内容.在后续研究中需着重加强理论系统研究、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综合效益评价、公众感知参与等方面,促进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再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渐达到"人""地"和谐统一的发展目标.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2.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