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下水库DOM来源解析

TD74; 为深入了解溶解性有机物(DOM)在煤矿地下水库水环境中的变化过程,本研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分析了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进出水中DOM组分的变化情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水体DOM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表征DOM的TOC和UV254在出水处有明显降低;地下水库水体中DOM可分为紫外区类富里酸(240 nm/380 nm)、类蛋白色氨酸(275 nm/330 nm)、紫外区类富里酸(255 nm/380 nm)、可见类富里酸(265 nm,355 nm/380 nm)4个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以...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矿业科学学报 Vol. 5; no. 5; pp. 575 - 583
Main Authors 韩佳明, 于妍, 郑然峰, 李墨, 张凯, 蒋斌斌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1 01.10.202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6-2193
DOI10.19606/j.cnki.jmst.2020.05.01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74; 为深入了解溶解性有机物(DOM)在煤矿地下水库水环境中的变化过程,本研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分析了大柳塔煤矿地下水库进出水中DOM组分的变化情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水体DOM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表征DOM的TOC和UV254在出水处有明显降低;地下水库水体中DOM可分为紫外区类富里酸(240 nm/380 nm)、类蛋白色氨酸(275 nm/330 nm)、紫外区类富里酸(255 nm/380 nm)、可见类富里酸(265 nm,355 nm/380 nm)4个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对f470/520、HIX、BIX 3个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DOM的来源表现为内源输入与陆源输入共同作用,但以内源输入为主的特点,在地下水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内源污染的治理.
ISSN:2096-2193
DOI:10.19606/j.cnki.jmst.2020.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