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孔排种器双充种室结构对充种性能的影响

S223.2+3; 为研究组合型孔排种器的双充种室结构对充种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组合型孔排种器的充种起始角和限种机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和以充种起始角为单因素变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在-40°左右的位置开始充种.以型孔大小、充种起始角度和排种器工作转速为变量的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充种起始角为-20°;与-10°和0相比,充种起始角为-20°的平均穴粒数受排种器工作转速影响的变化更小,变异系数也更小.限种机构距离排种轮中心40 mm时最佳,解决了毛刷甩种的情况;以型孔大小、水稻品种、限种板调节位置和排种器工作转速为变量的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限种调节板与型孔轮的距离在...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34; no. 12; pp. 8 - 15
Main Authors 张明华, 王在满, 罗锡文, 蒋恩臣, 戴亿政, 邢赫, 王宝龙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沙 410128%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15.06.2018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8.12.0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223.2+3; 为研究组合型孔排种器的双充种室结构对充种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组合型孔排种器的充种起始角和限种机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和以充种起始角为单因素变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在-40°左右的位置开始充种.以型孔大小、充种起始角度和排种器工作转速为变量的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充种起始角为-20°;与-10°和0相比,充种起始角为-20°的平均穴粒数受排种器工作转速影响的变化更小,变异系数也更小.限种机构距离排种轮中心40 mm时最佳,解决了毛刷甩种的情况;以型孔大小、水稻品种、限种板调节位置和排种器工作转速为变量的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限种调节板与型孔轮的距离在0~22 mm范围内可调,对大、小型孔以及不同类型的稻种都能实现对播种量的微调节.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8.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