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敏感性及高度预测研究

TD745;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和埋深的内在联系,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并在现场得到应用.通过研究可知: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硬岩中传导更快,而软岩可以抑制导水裂隙带高度.软岩与硬岩组合(下软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硬岩与软岩组合(下硬上软)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方法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薄煤层开采、单一中厚煤层开采.各因素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程度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矿业 Vol. 33; no. 10; pp. 193 - 201
Main Authors 李晓斌, 李全生, 李金松, 刘小庆, 李井峰, 方杰, 张勇, 王路军, 张传玖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 01.10.2024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陕西 榆林 71931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4086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745;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和埋深的内在联系,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并在现场得到应用.通过研究可知: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硬岩中传导更快,而软岩可以抑制导水裂隙带高度.软岩与硬岩组合(下软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硬岩与软岩组合(下硬上软)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方法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薄煤层开采、单一中厚煤层开采.各因素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程度为: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采深>工作面长度.与"三下"规程经验公式相比,利用多因素拟合公式可以较好地实现乌兰木伦煤矿 124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误差仅为-2.54%,研究成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ISSN:1004-4051
DOI:10.12075/j.issn.1004-4051.2024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