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山区耕地林果化时空演变及影响机理
F301.2; 为厘清南方山区耕地林果化时空演变趋势,探究耕地林果化的驱动机理,该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截选2000-2020年 5个时间节点,利用地形梯度分级、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耕地"林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福建省耕地林果化规模呈现"平稳发展转向骤增"的变化趋势,2015-2020年增加显著.2)水平空间上,林果化程度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变,Moran's I从 0.396增加至0.672,林果化行为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4; pp. 317 - 328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福州 350001
01.02.2024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福州35000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1170 |
Cover
Summary: | F301.2; 为厘清南方山区耕地林果化时空演变趋势,探究耕地林果化的驱动机理,该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截选2000-2020年 5个时间节点,利用地形梯度分级、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耕地"林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福建省耕地林果化规模呈现"平稳发展转向骤增"的变化趋势,2015-2020年增加显著.2)水平空间上,林果化程度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变,Moran's I从 0.396增加至0.672,林果化行为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3)垂直地带上,耕地林果化呈现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主要发生在海拔 0~1 000 m、坡度 0°~2°和 10°~20°、地形位指数为 0.1~0.8的阴坡和半阴坡区域.4)不同时期耕地林果化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不同,其中高程、距居民点距离、GDP始终是稳定的驱动因子;各影响因子交互后对林果化的解释程度均呈现增强.耕地林果化演变是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政策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地方政府推行林果化管控过程中应基于耕地本底条件及驱动机理的不同进行分区整治,今后耕地占补平衡有必要推动平原林果地和山坡耕地空间置换.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11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