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文县活动断裂带滑坡发育特征
P694; 文县活动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白龙江流域下游,区内构造运动活跃,发育大量滑坡地质灾害,近年来,受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滑坡复活灾害愈加频繁.研究通过目视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现场调查,共获得区内历史滑坡 472 处,活动滑坡 54 处,系统总结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历史滑坡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平面形态以舌形和复合型为主,面积集中在 0.3 km2范围内,面积和高差呈正相关;滑坡多集中分布在高差小于 700 m,25°~45°的斜坡,阳坡,距断层3km内(1 km2 以上的滑坡主要分布在断层2km内),千枚岩、板岩以及层状变质岩+灰岩地区,白龙江、白水江及...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自然灾害学报 Vol. 32; no. 3; pp. 239 - 250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兰州大学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01.06.2023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4-4574 | 
| DOI | 10.13577/j.jnd.2023.0322 | 
Cover
| Summary: | P694; 文县活动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白龙江流域下游,区内构造运动活跃,发育大量滑坡地质灾害,近年来,受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滑坡复活灾害愈加频繁.研究通过目视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现场调查,共获得区内历史滑坡 472 处,活动滑坡 54 处,系统总结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历史滑坡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平面形态以舌形和复合型为主,面积集中在 0.3 km2范围内,面积和高差呈正相关;滑坡多集中分布在高差小于 700 m,25°~45°的斜坡,阳坡,距断层3km内(1 km2 以上的滑坡主要分布在断层2km内),千枚岩、板岩以及层状变质岩+灰岩地区,白龙江、白水江及其一级支流的河谷岸坡,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地区.活动滑坡发育特征与历史滑坡具有类似特征.因此,文县活动断裂带对区内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具有主导控制作用,大型及以上滑坡受断裂带控制作用较为明显.此外,滑坡发育还受控于区内软弱岩性组合、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强度等因素. | 
|---|---|
| ISSN: | 1004-4574 | 
| DOI: | 10.13577/j.jnd.2023.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