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蜀麦133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
为探究新型赤霉素抑制剂"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3两个生长年度选用国审小麦品种蜀麦133在成都大邑县开展二因素裂区大田试验,主区密度分别为250万株hm-2(常规密度,B1)、300万株hm-2(增密20%,B2)、350万株hm-2(增密40%,B3)和400万株hm-2(增密60%,B4),副区分别为喷施清水(CK0)、200 mg L-1多效唑-甲哌鎓混合剂(CK1)、100 mg L-1二氢赤霉素(C2)和200 mg L-1二氢赤霉素(C3).结果表明,增密导致小麦冠层光环境变差,从B1增密到B4,小麦叶面积指数...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作物学报 Vol. 50; no. 11; pp. 2787 - 2800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23%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12.11.2024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0496-3490 |
| DOI | 10.3724/SP.J.1006.2024.41013 |
Cover
| Summary: | 为探究新型赤霉素抑制剂"二氢赤霉素"对不同增密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能截获和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3两个生长年度选用国审小麦品种蜀麦133在成都大邑县开展二因素裂区大田试验,主区密度分别为250万株hm-2(常规密度,B1)、300万株hm-2(增密20%,B2)、350万株hm-2(增密40%,B3)和400万株hm-2(增密60%,B4),副区分别为喷施清水(CK0)、200 mg L-1多效唑-甲哌鎓混合剂(CK1)、100 mg L-1二氢赤霉素(C2)和200 mg L-1二氢赤霉素(C3).结果表明,增密导致小麦冠层光环境变差,从B1增密到B4,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和上部光能截获率(IPAR)分别增加16.7%~61.0%和10.3%~17.9%;旗叶面积、叶夹角、叶绿素含量、下部IPAR和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8.5%~16.8%、3.5%~11.2%、1.6%~6.1%、4.2%~12.0%和2.2%~7.3%.喷施二氢赤霉素显著改善小麦冠层结构,C3显著降低各密度下的旗叶叶面积、叶夹角和上部IPAR,分别达18.5%、17.0%和19.1%;显著提升叶绿素含量、LAI、下部IPAR、光能转换率和光能利用率,分别达18.7%、21.5%、62.2%、23.1%和26.6%.二氢赤霉素显著增加籽粒占比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C3显著提升分别达36.4%和13.3%.增密显著增加有效穗数达23.7%,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喷施二氢赤霉素进一步提升增产潜力,C3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收获指数和产量分别达4.4%、12.4%、10.3%和8.5%.因此,二氢赤霉素对增密后的小麦冠层光环境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高小麦光能截获率与光能利用率,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密到300万株hm-2配施200 mg L-1二氢赤霉素产量最高. |
|---|---|
| ISSN: | 0496-3490 |
| DOI: | 10.3724/SP.J.1006.2024.4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