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暴露度变化分析
TU4%X43; 承灾体的暴露度水平是影响灾害风险和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历史热带气旋风场、降水、风暴潮和海浪四类致灾因子的网格数据计算重现期表达致灾因子危险性,以沿海县为研究单元,分析 1980-2015 年中国沿海 10 km范围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GDP的变化.基于危险性变化和海岸线变化,研究 1980-2015 年中国沿海 10 km范围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GDP在不同危险性等级下暴露度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总体上风雨综合危险性大于潮浪综合危险性;1980-2015 年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暴露度水平在时间范围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承灾体受热带气旋...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自然灾害学报 Vol. 32; no. 3; pp. 102 - 117 |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01.06.2023
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4-4574 |
| DOI | 10.13577/j.jnd.2023.0311 |
Cover
| Summary: | TU4%X43; 承灾体的暴露度水平是影响灾害风险和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历史热带气旋风场、降水、风暴潮和海浪四类致灾因子的网格数据计算重现期表达致灾因子危险性,以沿海县为研究单元,分析 1980-2015 年中国沿海 10 km范围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GDP的变化.基于危险性变化和海岸线变化,研究 1980-2015 年中国沿海 10 km范围的土地利用、人口密度和GDP在不同危险性等级下暴露度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危险性总体上风雨综合危险性大于潮浪综合危险性;1980-2015 年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暴露度水平在时间范围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承灾体受热带气旋大风、降水的影响大于受风暴潮、海浪的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热带气旋致灾因子危险性在 0.99 置信水平下除了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海浪危险性有上升趋势,海南省南部沿海地区海浪危险性有下降趋势,其余地区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由于总体危险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因而承灾体量的变化是暴露度水平变化的关键,也是造成中国沿海地区因热带气旋损失增加的原因之一. |
|---|---|
| ISSN: | 1004-4574 |
| DOI: | 10.13577/j.jnd.2023.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