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特性研究

P694%X43; 滑坡碎屑流灾害往往具有瞬时性和极强的破坏性,传统监测方法很难对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故根据滑坡碎屑流的堆积形态研究滑坡碎屑流灾害演变规律,为滑坡碎屑流的灾害防护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运用离散元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场地偏转α和分形维数D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特性及滑坡碎屑流堆积体颗粒反序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颗粒的堆积宽度、冲程和堆积面积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少,分形维数对堆积体的堆积形态影响较小,颗粒反序结构特征的显著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弱;滑坡碎屑流颗粒的堆积宽度、冲程和堆积面积随着偏转角增大而增大,并且冲程与场地偏转角关系模型为二次抛物线...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32; no. 3; pp. 230 - 238
Main Authors 袁锦涛, 韩培锋, 欧小红, 田述军, 周梦缘, 刘之葵, 樊晓一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自然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25%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西南石油大学 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四川 成都 610599 01.06.2023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10
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3.032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94%X43; 滑坡碎屑流灾害往往具有瞬时性和极强的破坏性,传统监测方法很难对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故根据滑坡碎屑流的堆积形态研究滑坡碎屑流灾害演变规律,为滑坡碎屑流的灾害防护提供理论支持.通过运用离散元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场地偏转α和分形维数D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特性及滑坡碎屑流堆积体颗粒反序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滑坡碎屑流颗粒的堆积宽度、冲程和堆积面积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少,分形维数对堆积体的堆积形态影响较小,颗粒反序结构特征的显著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弱;滑坡碎屑流颗粒的堆积宽度、冲程和堆积面积随着偏转角增大而增大,并且冲程与场地偏转角关系模型为二次抛物线模型,堆积体最大厚度随着场地偏转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颗粒反序结构特征的显著性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弱;根据滑坡碎屑流颗粒间的接触特性验证了颗粒间的剪切作用是影响颗粒反序结构的主要因素.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