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乳化沥青-旧沥青界面微尺度力学性质原位表征

U416.217; 为探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乳化沥青-旧沥青复合胶凝体系界面微尺度力学性质,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峰值力纳米力学性质量化(PF-QNM)技术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不同材料组成条件下界面微尺度力学性质的演变规律和复合体系宏观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二者的关联性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水泥乳化沥青和旧沥青力学性质的连续梯度变化可以量化表征界面作用范围;当旧沥青针入度小于15(0.1 mm)且水泥质量分数为1.0%~2.0%时,"黑石"假定基本成立;在宏观尺度上,复合体系流变性能与界面微尺度模量关联性较好;当旧沥青针入度小于30(0.1 mm)时,...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2; no. 2; pp. 288 - 298
Main Authors 王杰, 秦永春, 徐剑, 刘黎萍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20.03.202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道路研究中心,北京100088%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道路研究中心,北京100088%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0505
DOI10.3969/j.issn.1001-0505.2022.02.01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U416.217; 为探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乳化沥青-旧沥青复合胶凝体系界面微尺度力学性质,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峰值力纳米力学性质量化(PF-QNM)技术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不同材料组成条件下界面微尺度力学性质的演变规律和复合体系宏观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二者的关联性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水泥乳化沥青和旧沥青力学性质的连续梯度变化可以量化表征界面作用范围;当旧沥青针入度小于15(0.1 mm)且水泥质量分数为1.0%~2.0%时,"黑石"假定基本成立;在宏观尺度上,复合体系流变性能与界面微尺度模量关联性较好;当旧沥青针入度小于30(0.1 mm)时,相同水泥用量下复合体系抗疲劳性能较为接近,适当降低水泥用量可较大程度上改善复合体系的抗疲劳性能.
ISSN:1001-0505
DOI:10.3969/j.issn.1001-0505.202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