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
F30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内在要求.为探明扶贫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及其制约因素,进一步给项目区土地资源利用指明方向.该文以中国西部山区典型贫困县——云南寻甸县的3个典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特征及原因,并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脆弱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有限的项目投入资金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之下,安置区(迁入区)用地以建设占用耕地为主,占用其他地类(林地和荒草地)为辅,新增建设用地比例较大.且占地地块坡度较陡,6°~25°地块是主要安置区域,少数安置区地形坡度大于25°.2)短期内,受到区域物资供应短缺、产业发展困...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4; no. 22; pp. 246 - 255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昆明 650221
15.11.2018
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昆明,650221%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昆明 65022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8.22.031 |
Cover
Summary: | F30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内在要求.为探明扶贫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及其制约因素,进一步给项目区土地资源利用指明方向.该文以中国西部山区典型贫困县——云南寻甸县的3个典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特征及原因,并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脆弱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有限的项目投入资金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之下,安置区(迁入区)用地以建设占用耕地为主,占用其他地类(林地和荒草地)为辅,新增建设用地比例较大.且占地地块坡度较陡,6°~25°地块是主要安置区域,少数安置区地形坡度大于25°.2)短期内,受到区域物资供应短缺、产业发展困难及传统文化思想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制约,迁出区宅基地复垦、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存在明显滞后现象.3)3个典型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度值均在0.50以上,其中,打磨箐搬迁项目为0.5309,处于"低度不合理"等级;迤郎库搬迁项目和上龙潭箐搬迁项目分别为0.6053和0.6426,均处于"低度合理"等级.安置区地形坡度(I1)、迁出区宅基地复垦率(I6)与迁出区陡坡耕地退耕率(I7)是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的共同制约因素.安置区离散度(I3)与安置区建设所占地类(I9)对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4)安置区地形坡度(I1)、迁出区宅基地复垦率(I6)、迁出区陡坡耕地退耕率(I7)及安置区建设所占地类(I9)4个评价指标亦是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区土地利用合理性的主要影响指标.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8.22.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