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甘陕地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的研究

P315.9%TU4%X43; 研究我国川滇甘陕地区Ⅱ类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以及主要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反应谱的分析,本文基于Newmark-Hall模型计算的加速度谱的拐点周期,分析两个拐点周期随震中距和震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应用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出长周期的衰减指数.其结果表明:2个拐点周期随着震中距和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震中距和震级对于2个拐点周期的相关性基本处于偏弱的水平,表明这两个拐点周期随着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适合采用单一的震级和震中距来确定设计谱的拐点周期;特征周期Tg和第二下降段特征周期TD的线性相关性较弱,现有的抗震规范中以特征周期来...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自然灾害学报 Vol. 31; no. 2; pp. 198 - 203
Main Authors 王振宇, 赵培培, 谢志南, 薄景山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01.04.2022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
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2.022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315.9%TU4%X43; 研究我国川滇甘陕地区Ⅱ类场地的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参数以及主要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反应谱的分析,本文基于Newmark-Hall模型计算的加速度谱的拐点周期,分析两个拐点周期随震中距和震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应用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出长周期的衰减指数.其结果表明:2个拐点周期随着震中距和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震中距和震级对于2个拐点周期的相关性基本处于偏弱的水平,表明这两个拐点周期随着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适合采用单一的震级和震中距来确定设计谱的拐点周期;特征周期Tg和第二下降段特征周期TD的线性相关性较弱,现有的抗震规范中以特征周期来确定第二下降段特征周期的线性模型并不适合于长周期反应谱.根据该地区Ⅱ类场地的统计平均值,本文给出了2个拐点周期的建议值.最后由差分进化算法拟合平均谱给出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衰减指数的建议值,以供抗震规范修订时做参考.
ISSN: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