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限制因子的粤北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
F301.24; 耕地宜机化整治是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粤北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基于限制因子可改良程度,运用加权求和法和改进障碍度模型确定整治潜力和难度,进而运用四象限法划定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高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低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于盆地.2)机耕道建设数量不足,地块较为分散,地块形状不规整是制约研究区耕地宜机化的主要原因.3)按整治潜力和难度,分为优先整治区、稍加整治区、全面整治区和后备整治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0.48%、46.57%、34.52%和4.80%.4)制定耕地宜机化整治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建设为互联互通...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7; no. 12; pp. 262 - 270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640%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广州 510075
    
        15.06.202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64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2-6819 |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12.030 | 
Cover
| Summary: | F301.24; 耕地宜机化整治是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粤北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基于限制因子可改良程度,运用加权求和法和改进障碍度模型确定整治潜力和难度,进而运用四象限法划定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高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低潜力整治区主要分布于盆地.2)机耕道建设数量不足,地块较为分散,地块形状不规整是制约研究区耕地宜机化的主要原因.3)按整治潜力和难度,分为优先整治区、稍加整治区、全面整治区和后备整治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0.48%、46.57%、34.52%和4.80%.4)制定耕地宜机化整治专项规划,出台相关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建设为互联互通地块、水平条田、水平梯田、缓坡旱地、梯台旱地等不同类型宜机化耕地.基于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的耕地宜机化整治分区方法能够用于耕地宜机化整治规划,利于后续耕地宜机化整治决策,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耕地宜机化整治时序安排. | 
|---|---|
| ISSN: | 1002-6819 |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1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