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突发城市封控期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管理实践
R733.3; 目的 分析新冠疫情城市封控期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及疗效转归.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3月28日至6月1日上海市封控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在治的267例MM患者.采集基线临床数据和该期间患者的治疗管理信息,评估对比城市封控前后患者的疗效.结果 267例MM患者中,161例为本地户籍,106例为外地户籍.77.0%和16.1%的本地患者分别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76.4%的外地患者于当地医院治疗.指导治疗和随访途径包括微信(90.0%)、电话(9.0%)等联系方式.封控期间70.8%的患者未调整治疗方案;25.1%的患者用药间隔延长,主要为静脉注射达雷...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临床医学 Vol. 29; no. 6; pp. 945 - 949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上海 200032
01.12.202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8-6358 |
DOI | 10.12025/j.issn.1008-6358.2022.20221275 |
Cover
Summary: | R733.3; 目的 分析新冠疫情城市封控期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及疗效转归.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3月28日至6月1日上海市封控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在治的267例MM患者.采集基线临床数据和该期间患者的治疗管理信息,评估对比城市封控前后患者的疗效.结果 267例MM患者中,161例为本地户籍,106例为外地户籍.77.0%和16.1%的本地患者分别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76.4%的外地患者于当地医院治疗.指导治疗和随访途径包括微信(90.0%)、电话(9.0%)等联系方式.封控期间70.8%的患者未调整治疗方案;25.1%的患者用药间隔延长,主要为静脉注射达雷妥尤单抗和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用药频次的减低;4.1%的患者更换了治疗方案,主要原因为疾病进展;7例(2.6%)患者因新冠感染暂停治疗.与全口服药方案相比,更多含注射药方案治疗的患者延长了用药间隔(37.0%vs 10.8%).对比183例可评估患者封控前后的疗效,发现94.5%的患者解封后疗效进步或维持已获得最佳疗效.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早期对MM患者进行科普教育、提高门诊治疗比例、对合适患者采用全口服药方案及应用新型社交媒体实施随访管理是应对疫情及突发封控事件的有效策略. |
---|---|
ISSN: | 1008-6358 |
DOI: | 10.12025/j.issn.1008-6358.2022.20221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