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空间特征与分区优化

以江西省万年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Spearman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权重指数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多功能空间特征,并开展综合功能分区,得到如下结论:1)万年县呈现"生活功能和生产功能为主,生态功能次之"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2)农村居民点多功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尤为显著;3)基于"分区+修正"的方法,在协同发展、功能主导和绿色振兴的不同目标导向下将万年县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类区域.在农村居民点主导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功能之间...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9; no. 2; pp. 271 - 280
Main Authors 蒲金芳, 刘沙沙, 温良友, 高阳, 王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01.03.202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479-8023
DOI10.13209/j.0479-8023.2023.01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以江西省万年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Spearman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权重指数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多功能空间特征,并开展综合功能分区,得到如下结论:1)万年县呈现"生活功能和生产功能为主,生态功能次之"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2)农村居民点多功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关系尤为显著;3)基于"分区+修正"的方法,在协同发展、功能主导和绿色振兴的不同目标导向下将万年县划分为Ⅰ、Ⅱ、Ⅲ、Ⅳ和Ⅴ类区域.在农村居民点主导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划定综合功能区是优化乡村的有效路径,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SSN:0479-8023
DOI:10.13209/j.0479-8023.202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