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分析

选取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和地震剖面,解释并分析该背斜构造带的地表次级断裂以及地下构造的变形样式与运动特征.遥感影像显示,尖顶山背斜的大部分地表次级断裂从北西走向的压扭断裂向东南方向过渡为南北走向的正断层,而黑梁子背斜的地表次级断裂为北北东走向的左行张扭断层.地震剖面显示,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由上部逆冲滑脱断裂和下部基底正花状构造组成,深层与浅层的变形解耦主要受新生界下部路乐河组的膏盐层影响.结合地表次级断裂和地下基底断裂的平面展布样式、运动特征以及沿走向的变化,认为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为右行压扭构造,推测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汇聚的背景下,柴达木盆地内...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60; no. 3; pp. 489 - 502
Main Authors 彭路赢, 杨屹洲, 张军勇, 吴磊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 310027%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涿州 072751%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 310027 20.05.2024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杭州 310027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479-8023
DOI10.13209/j.0479-8023.2024.01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选取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内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和地震剖面,解释并分析该背斜构造带的地表次级断裂以及地下构造的变形样式与运动特征.遥感影像显示,尖顶山背斜的大部分地表次级断裂从北西走向的压扭断裂向东南方向过渡为南北走向的正断层,而黑梁子背斜的地表次级断裂为北北东走向的左行张扭断层.地震剖面显示,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由上部逆冲滑脱断裂和下部基底正花状构造组成,深层与浅层的变形解耦主要受新生界下部路乐河组的膏盐层影响.结合地表次级断裂和地下基底断裂的平面展布样式、运动特征以及沿走向的变化,认为尖顶山和黑梁子背斜为右行压扭构造,推测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汇聚的背景下,柴达木盆地内部在持续缩短变形的过程中发生向东的差异性挤出,从而形成一系列压扭性质的背斜构造.
ISSN:0479-8023
DOI:10.13209/j.0479-8023.2024.019